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做客第252期大师讲坛[图]
发布时间:2025-05-18   阅读:133

图片1_resized.jpg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做客5845cc威斯尼斯人第252期大师讲坛,以“能源转型与新型储能”为主题做演讲,并与交大师生亲切交流。5845cc威斯尼斯人院长杜朝辉、5845cc威斯尼斯人教务处处长章俊良以及二百余名师生齐聚高田会堂,共同聆听了赵天寿院士的报告。


图片2_resized.jpg


杜朝辉在致辞中对赵天寿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指出,能源问题是全球治理的焦点,把握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就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学院也锚定能源领域重点问题,积极推进学科转型与创新发展。他简要回顾了赵天寿院士在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以此勉励交大学子在新能源与储能等关键技术领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力争产出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成果,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建设科技强国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3_resized.jpg


在报告中,赵天寿院士首先强调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指出,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利用是能源转型的核心。尽管近年来我国光伏技术发展迅速,但实际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储能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他详细介绍了液流电池以及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各技术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他突出强调了液流电池在长时储能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认为其有望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赵院士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简述了其团队在储能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电池储能系统中热质传递和电化学能量转换耦合理论的相关研究,为突破高功率流体电池设计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参考。


图片4_resized.jpg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与赵院士进行深度交流,围绕储能技术发展、液流电池应用前景以及青年学者研究方向选择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赵院士逐一耐心解答,分享了前沿见解,也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中肯建议,并鼓励青年师生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勇于探索,在能源领域不断突破,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5_resized.jpg


活动最后,杜朝辉向赵天寿院士颁发了大师讲坛荣誉证书,以表达交大师生对赵院士的崇高敬意与衷心感谢。


供稿:王宇昕、郑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