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校企联建促发展”叶轮所师生党支部赴上海汽轮机厂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图]
发布时间:2025-05-19   阅读:52

5月15日,5845cc威斯尼斯人叶轮机械研究所师生党支部深入上海汽轮机厂,与上海汽轮机厂燃机第三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党建引领聚合力,校企联建促发展”党建联建活动。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产品部部长兼燃机第三党支部书记唐健、产品部系统设计处处长孙博、燃机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姚禹卿、上海汽轮机厂人力资源部徐炜、卓越工程师蒋云鹏、金新济,5845cc威斯尼斯人叶轮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班主任兼叶轮机械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葛冰、5845cc威斯尼斯人思政教师卢丹阳、叶轮机械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贺蓉及双方党支部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唐健主持。


图1共建活动现场_resized.jpg


唐健首先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相关与会人员,并强调此次党建联建活动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契机,希望以党建为纽带,着力推动双方在技术研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随后,葛冰介绍交大相关与会人员,并强调高校党支部将充分发挥科研与育人优势,与企业共同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也希望企业能多来访交大开展交流。




在支部工作分享环节,姚禹卿和贺蓉分别从企业和高校视角,展示了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姚禹卿介绍燃机第三党支部的“数智赋能 燃动未来”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组织党员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关键环节攻坚克难。贺蓉介绍了支部开展的“党建+科研”特色理论学习与交流活动,以及参观实践等党建引领活动。




在人才培养专题交流中,徐炜、卢丹阳、蒋云鹏、金新济分别从企业用人、高校育人、校企协同培养等维度,分享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徐炜详细介绍了企业文化,重点阐述了上海汽轮机厂的人才培养路径。卢丹阳表示,学校注重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进企业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需求,同时欢迎上海汽轮机厂的优秀人才报考学院的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MEM)项目。蒋云鹏表示“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制的培养既能提升科研素养,又能培养工程思维,为成长为优秀工程师奠定了坚实基础。金新济分享了在系统设计处智能技术室进行故障诊断产品开发的实践经验,他表示,校企联合培养既学习了企业项目管理的工程思维,又掌握了学校的前沿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到工程师的角色转变。


在交流活动的尾声,唐健与孙博共同进行了总结。孙博着重强调,燃气轮机作为国家核心工业装备,需要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维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体系支撑。这一领域不仅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要求,更为专业人才搭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平台。她诚挚发出邀请,期待更多有志之士投身燃气轮机行业,共同为推动这一国之重器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







交流环节结束后,双方党员共同参观了上海汽轮机厂的企业文化中心、燃总车间和汽机车间。通过实地观摩,交大师生深入了解了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流程及技术创新成果,切身感受了企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此次校企党建联建活动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持续加强经验共享与资源互通,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


供稿:梁虹霞